"九江模式"—独具魅力的国企改革模式

http://www.huishouceo.com 2015年09月19日        

据了解,市委九届七次全委以后,我市国企改革工作进入了快车道,吸引了全省及至全国的“眼球”,国企改革的“九江模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思路谋划得好,“九江模式”是科学的改革。思路决定出路。“九江模式”最画龙点睛的地方就是整体运作的思路。这种思路克服了以往以企业为单元进行个体改革所带来的各自为政、互相攀比的弊端,充分显示了决策者的执政智慧和驾驭大局的能力,是对九江乃至整个江西国企改革的重大贡献。

这种思路一出台,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迅速打开了九江国企改革的突破口。为了找到这一条思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市委书记钟利贵亲临一线调研,收集一手资料,第一次提出了整体运作的设想。市长曾庆红深入企业现场办公,调研具体运作办法。市委副书记朱荣辉勇挑重担,亲力亲为,决战一线。经过反复的论证,借鉴外地经验,结合九江实际,终于确定了“资产捆绑、政府融资、统一政策、全员置换、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整体运作思路。

政策执行得好,“九江模式”是公平的改革。

一是在政策出台时,坚持厚待职工。结合九江实际,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九江市推进国企改革实施意见》、《九江市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和身份置换若干具体问题的实施意见》等10多个文件近100条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对职工的补偿标准比以前更高了,补偿范围比以前更大了。

二是在政策执行上,坚持公正公平。

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一个口径讲死,做到“五个防止”:防止出现突破政策界限随意开口子的现象,防止出现企业资产不如实申报的现象,防止出现企业擅自处置资产而导致国有资产贱卖和流失的现象,防止出现优亲厚友的现象,防止出现矛盾上交或回避矛盾的现象。

操作推进得好,“九江模式”是高效的改革。我市的国企改革不仅“想法”好,而且“做法”好,因此效果也好。至9月中旬为止,市属84户国有企业中,已有61户通过职代会和“两案”审批,并已进入安置职工阶段。

一是抓队伍。坚持用操作力强的领导担纲改制,充实了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牵头负责全市国企改革。

二是讲程序。工作顺序上坚持“三先三后”:先改国有工业企业,后改国有非工业企业;先置换职工身份,后整合资源资产重组;先安置职工,后安置干部。方案审批上坚持“三不”:职代会未通过的方案不上会;“三级审核”未通过的方案不上会;领导小组意见不统一的方案不审批。

三是攻难关。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难题,我市坚决、积极、快速、巧妙地破解。着力破解资金筹措的难题,至目前止,全市共筹融改制成本24.12亿元,已到账21.1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2.42亿元。着力破解债务化解的难题,通过采取打包回购、企业政策性破产、民事破产、争取国家“减债脱困”政策、与债权人签订协议等方式化解债务28亿余元。

着力破解资产变现的难题,把土地及时盘整出来,做到净地、无债、可用。着力破解住房安置的难题,对公房使用权进行置换,切实解决职工住房困难。全市约有820余户职工需安置住房,面积43000余平方米。目前正在启动4个安置点的建设。

问题处理得好,“九江模式”是彻底的改革。我市的国企改革始终坚持“不让历史遗留问题再遗留,更不让现在的问题成为新的历史遗留问题”的要求,基本做到了“不留遗憾、不留后患、不留尾巴,也不流失国有资产”。

一是在职工安置上,不留尾巴。凡是应置换身份的职工,一律签订好解除劳动关系的合同,按政策发放经济补偿金,接续好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关系,办理好社保、医保证。将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金全部计提到改制成本。一次性与职工结清单位欠职工个人的款项。对改制全面完成的企业负责人,根据他们在改制中的表现,由组织部门提出安置意见。

二是在矛盾处理上,不留后患。对于改革中碰到的各种矛盾,态度鲜明,不含糊、不回避。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尊重法律、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找出一条最佳的解决途径。对于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新问题,符合政策的,实事求是地解决;不符合政策的,耐心细致地解释,不把问题留给下一任。

三是在资产盘活上,不留死角。将所有改制企业的资产统一划转到政府,由政府统一处置。至目前止,已移交土地1995亩、房产75144平方米。将经营性资产剥离出来,以发挥其最大的经营效益。

四是在企业发展上,不留遗憾。对国有企业,不是“一改了之”、“一关了之“,而是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选择引进战略投资者、靠大联强、股权置换、破产重组、整体转让、改制上市等不同形式进行改革,不关闭注销任何一家有希望救活的企业。

稳定维护得好,“九江模式”是和谐的改革。我市把营造良好氛围,维护社会稳定贯穿到整个改革的全过程。

一是注重职工权益。树立“维权就是维稳”的思想,各级工会组织全程参与改制过程,在维护职工权益中推进改革,在推进改革中维护职工权益,让广大职工认识到我市的改革不是为领导政绩改制,而是为职工利益改制;不是有钱改制,而是千方百计筹资改制;不是超前的改制,而是已经滞后必须推进的改制。尊重职工,解决职工“话在哪里说”的问题,让广大职工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民主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

二是注重政策宣传。做到“四个讲清”:讲清党和国家对职工的关心,让职工心暖;讲清改制政策、方法、步骤,让职工心明;讲清改制方案与职工安置方案的内容,让职工心稳;讲清具体难题的破解办法,让职工心定。

三是注重畅通渠道。在信访局设立专门的国企改制接待窗口,在改制办设立信访维稳科,在改制企业设立政策咨询台,切实帮助广大职工解决困难。

四是注重预防处置。对改制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详细的工作预案,做到一个企业一个工作预案,充分发挥维稳、信访、工会、改制办等部门的联动作用,抓早、抓小、抓了,一有苗头就迅速处置。

[上一个新闻资讯]:"现代化"就是&q...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新闻资讯]:"互联网+"顶层...
Copyright @ 沈阳废品回收    电子邮件:
沈阳荣汇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电话:1325282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