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国内车企重组的春天到来了吗?

http://www.huishouceo.com 2015年09月19日        

  • 近段时间,“并购和重组”成为中国车坛最流行的关键词,各种车企并购传闻漫天飞舞,似乎兼并重组的大幕正在拉开,而此番开启大幕的,是政府之手。然而人们担心:在“规模出效应”的指引下,政府主导的兼并重组行为,会不会上演出一出新版“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呢?

    呼之欲出

    年初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的设想。从产业层面上来说,这无疑是做大做强汽车业的主要和根本途径。

    此次《规划》将汽车业的兼并重组提高到了政策的高度,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汽车行业整改的关注。国家下定决心从政策上推进兼并重组,反映出汽车业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一,中国汽车产业一直存在结构性弊病。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100多家汽车整车厂,也可算是世界之最了。销量排前10名的厂家总计销售780万辆,占全国总销量的83%,其余厂家的销量只占17%,平均每家的销量只有1万多辆,还有10家在2007年、2008年的销量为零。因此,为加速改变国内汽车散、乱、低、慢等诸多问题,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势在必行。其二,在当前市场低迷的状态下,资金链紧张已经成了影响国内不少车企能否生存下去的最大问题。在这轮洗牌中,中国汽车消费的超前与汽车市场繁荣中出现的投资过剩和泡沫等问题一一暴露,中国车企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资产重组同样不可避免。从时间节点看,2009年车企的资产重组似乎呼之欲出。

    引发聚变?

    既然明确了国内汽车业将要走兼并重组的路线,那么,未来汽车产业格局或将在兼并重组的引导下发生一系列聚变。

    最近出台的《规划》明文指出,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将由目前的14家减少至10家以内;最终形成2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4至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规划》还进一步明确,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在全国范围内兼并重组,也支持北汽、广汽、奇瑞和中国重汽的区域性兼并重组。

    据统计,2008年,国内销量排名前10位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哈飞和吉利。在前10大汽车集团中,只有上汽、一汽和东风三大汽车集团的销量超过了100万辆,2008年三者的销量分别为172万辆、153.29万辆和132万辆。所以,目前看来上汽和一汽均有望凭自身发展达到200万辆的门槛,而东风则只能是通过并购达到目标。

    再来看销量有望超过百万辆的4至5家车企。如果北汽、广汽、长安、奇瑞能够通过兼并重组,那么则有望冲击100万辆。这样,年销量100万辆规模左右的车企就达到了4家,将重划中国汽车工业的版图。当然这只是有关部门一个美好的愿望。初衷虽好,但中国汽车业大规模兼并重组的时机果真到来了吗?

    重组难点

    其实,中国汽车业的重组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从改革开放后一直在提,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但鲜有成功的案例。据了解,国内汽车企业并购重组的最大障碍在于难以平衡地方部门的利益。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是中国汽车产业“多而散”局面的原因。条块分割的地方主义成为阻挠产业集中度提高的绊脚石。目前中国汽车企业体制成分复杂,利益涉及方方面面。汽车工业与地方GDP、税收紧密相连,谁也不愿意自己的企业被外部的企业兼并重组。这种现状如不改变,汽车行业的并购重组将难以成行。因此今年能否真正推动,仍有待观察。

[上一个新闻资讯]:“财神”还是“狼” 浙资...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新闻资讯]:“变与不变”带来科技创新...
Copyright @ 沈阳废品回收    电子邮件:
沈阳荣汇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电话:1325282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