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柴油机节了油要了命?
31万人死亡谁之过?
欧盟负责环保问题的官员日前称,欧洲柴油汽车每年排放的颗粒物造成了31万欧洲人魂归西天,仅德国每年就有6.5万人成为柴油排放物的牺牲品。
虽然柴油车比汽油车节油,但是上世纪80年代的动物试验表明:柴油汽车颗粒排放物的致癌性要比汽油车排放的苯高9倍。因为细微的颗粒排放物特别容易被吸入肺部,导致肺癌的发生。这比以前人们认为柴油汽车颗粒排放物只会引起支气管炎和哮喘要严重得多。那些日复一日尾随在柴油汽车后,依靠自行车、摩托车下班的人以及行人将深受其害。
根据欧盟的新标准,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颗粒物不能超过50微克,不达标的情况在一年内不能超过35天。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大部分欧盟成员国不得不实现交通管制,对某些路段限时或全禁车辆通行,限制车速,要求所有的柴油汽车将来都要加装颗粒过滤器等。
然而,柴油颗粒物污染的阴影在欧洲依然挥之不去。以德国为例,德国是欧盟最大的汽车市场,去年柴油汽车的销量增加了11%,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接近50%。由于柴油汽车增多,德国许多城市的居民正面临着肺癌的威胁。人口只有60万的多特蒙特、法兰克福的颗粒物浓度分别超标13倍和12倍,虽然德国政府狠抓首都柏林的环保,但是在这个340万人口的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也超标10倍,一些居民点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甚至超标16倍。污染带来了严重后果,以德国现有的8000多万人计算,德国去年因柴油汽车颗粒污染的病死率已经达到万分之八。
我国柴油颗粒污染不容忽视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癌症,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最迅速。肺癌发病的原因很复杂,虽然吸烟、室内放射性氡能诱发肺癌,但是前面提到由柴油汽车颗粒物等造成的空气污染也是人们遭遇肺癌的罪魁祸首。专家警告说,如果不控制吸烟和空气污染,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患者将超过100万人,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我国83%的载货汽车、13%的客车已经在使用柴油,随着国家"费改税"政策的推行和汽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我国消费者可能会以更快地速度接受柴油轿车。
但是想想前面提到的2000年就实行了欧Ⅲ标准的欧洲,现在每年有几十万人因柴油颗粒物而丧生,而我国柴油汽车2008年才能达到欧Ⅲ标准,笔者在此不得不对一些专家学者呼吁轿车柴油化表示忧虑。
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密集,截至2002年底,重庆、上海、北京、天津及广州五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已经超过千万,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仅北京市重型柴油汽车排放的颗粒物就占了全市机动车排放的45%。同样在全国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中,柴油汽车的排放量也占了颗粒物总量的83%。
而目前这些城市汽车正在迅猛进入家庭,如果一味地强调燃油经济性,而使这些城市的柴油汽车保有量猛增的话,势必会使城市环境雪上加霜。
汽油车排放的苯是各种癌症的诱因,而新增的柴油汽车排放的高危险性颗粒物将助纣为虐,增加人们患癌的风险。
第三条道路
一旦柴油汽车的保有量迅速增加,又有可能导致与其他动力装置争夺柴油。这种苗头似已出现,近年来我国各地已经纷纷出现了柴油告急的情况。目前汽车柴油消耗比例仅占我国燃油产量的20%,大部分供给发电、船舶、包括坦克、重型导弹运输车等在内的军事装备以及农机等。也许是笔者的无知,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国一旦私家柴油汽车迅速扩充,除了会导致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之外,会不会还因出现柴油供给不足影响国防安全及农业现代化?"这个问题可以由更聪明的读者自己去思考。
那么,我们是否只能在节能与环保之间久久徘徊,而无法选择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策是有的,那就是积极发展天然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提高柴油汽车技术,改善柴油及机油的品质,鼓励柴油汽车加装颗粒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