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调整振兴需机床业共舞

http://www.huishouceo.com 2015年09月19日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对钢铁、化工、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有较强带动作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国际航运市场并累及造船业。我国作为仅次于韩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造船国,全世界3成船舶由中国制造,依托成本优势和快速提升的工业制造水平及全球制造业的转移,中国有望在2013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2月11日,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关键时期的中国船舶工业,经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调整振兴规划。专家表示,此时制定这一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于巩固提升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船舶工业振兴规划六点要求:一要稳定船舶企业生产。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大型船舶企业和航运企业按期履行造船合同,采取鼓励措施支持购买弃船。二要扩大船舶市场需求。三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四要积极发展修船业务。五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六要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专家认为,金融支持成此次船舶振兴规划的最大亮点,主要是从外需源头上保订单。规划要求“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在全球金融机构流动性紧缩下,这对70%左右出口订单、贷款资金需求较大的我国船舶业来说将是重大利好。另外,规划还提出“加快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和单壳油轮淘汰”并突出“强制”一词,目前国内超龄旧船已达15%以上,若能淘汰这部分旧船,将极大地扩展国内船舶市场,首先就是油船单壳改双壳。而“鼓励骨干船舶制造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和要求“今后3年暂停现有船舶生产企业新上船坞、船台扩建项目”,则是为了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专家预测,今后整合会成为主旋律,一些骨干企业将能获得更多市场机会。而一些中小型船企则盯上了规划中的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两条政策,认为,这将有望改变困扰他们多年的技改资金筹措难的现状。同时,“积极发展修船业务”将引导过剩产能的释放,借助港口优势实行船舶组装产业与配套产业集群式发展,将是内地新兴造船企业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
    对规划中的“加强技术改造,支持高技术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重点配套设备研发”等措施。分析人士认为,这奠定了造船业的未来调整基调,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升级和增强整体竞争力,“从目前情况看,一些附加值较高的船型如用于液化气运输的LNG船、用于化学品运输的特种船和大型油轮、集装箱船,国内船舶企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规划的六点要求中有四点具体提及“海洋装备”,令人关注。基于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的需要,未来几年将是海洋装备进入大幅增长的繁荣期。而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在全球市场份额还不到5%,多年来,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几乎90%以上依赖进口。借助海洋工程装备走出当前的困境,已经成为国内大型船舶工业企业的共识。
    船舶业振兴需要机床业“共舞”。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认为,此次振兴规划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发展质量,今后两大船舶集团要在高端船舶具备国际竞争力,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三大现代化造船基地要建成世界级造船基地,海洋工程、船舶配套要发展壮大。
    据悉,2008年6月,长江口已建成国内最大造船基地即上海长兴岛造船基地,它同时承载着占据全国造船总量28%份额、我国最大造船集团公司中船集团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公司以及中国到2015年建成世界最大造船基地的梦想。在上海长兴岛上,还盘踞着占全球70%以上份额的港口机械制造企业振华港机,中海集团长兴修船基地也已可承接当今世界范围内所有航行船舶的维修和改装工程。在其南面的国家级重装备产业基地临港新城的船舶关键件基地,中船三井项目、中船重工瓦锡兰项目、沃尔沃遍达项目覆盖了低、中、高速全系列船用发动机,各类船用设备配套企业开始集聚,有力改变了“中国壳、外国心”的旧局面。上海市政府目前正依托长兴岛“海洋装备岛”和临港新城“南北呼应”的格局,全力打造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和中国深海油气装备开发的创新引领基地。关于海洋设备,上海将重点开发海洋钻井平台、工程船舶、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全集成生产海洋钻井储存平台等,预计2010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将达5500亿元。目前在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两家央企占据海工装备大部分市场情况下,振华港机也将在未来2-3年内使海洋工程占据公司300多亿元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同时,以驻扎在上海北边的江苏熔盛重工为代表的民营制造企业“作战灵活”,已占据工程机械辅助船舶等领域大部分市场份额,截至2008年10月,江苏南通已有5家企业即中远船务、熔盛重工、韩通船厂、惠生重工、吉宝(南通)船厂等涉足海洋装备制造。
    眼下,我国两大船舶集团即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11大军工集团成员,已位列国防科学工业局发文组织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国内第二大专业机床展(第11届东博国际机床展暨首届国防科技工业高新技术与装备展)的名单。一方面,这体现了船舶工业军民结合的产业特点,另一方面,还说明了船舶工业的振兴与机床业关系密切。
    近年来,日本、韩国等造船强国本土化设备装船率超过80%,而我国船舶配套本土化率平均只有40%左右,大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平均不足20%,关键船用设备依赖进口。2008年上半年,由于我国承接造船量大幅增长,甲板机械、舵机、螺旋桨、阀门、齿轮箱、低速机曲轴等配套产品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船等机”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海洋装备配套设备的地位,更比船体高得多,一艘造价数亿美元的FPSO船体造价只占总造价的不到20%,其他大部分被配套设备占据,可见,海工配套业的发展决定着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近期,就因为设备脱期,中海油在招商局重工订造的两座多功能作业平台建造被迫延期;法国波邦集团在中国船企建造的海工辅助船也出现了高拉力绞盘、螺旋桨和推进器等设备供应不足问题。
    专家认为,在规划提出技术改造下,我国船舶制造企业今后的技改设备投入重点将集中在中低速柴油机的机座、机架、曲轴、连杆、曲拐、缸盖以及螺旋桨、舵轴等大件的机械加工。需要的机床则体现在:中低速机座、机架的加工设备主要为重型、超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龙门加工中心;低速柴油机曲轴为重型曲轴旋风切削加工中心、数控重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曲轴磨床和卧式车铣中心等设备;柴油机连杆、曲拐、缸盖等零件主要加工设备需数控龙门镗铣床、大型数控立车、重型数控卧车和卧式加工中心;大型船用螺旋桨需五坐标联动数控龙门铣床、五坐标联动数控立式铣车床、7轴5联动的数控车铣床、车铣复合机床等。而随着船舶修理的兴盛,相应地,柴油机的曲轴、机体、缸盖、连杆、凸轮轴五大件的机械加工、热处理,需要数控曲柄立式车床、数控立车和数控落地镗铣床等设备。

[上一个新闻资讯]:船舶工业去年利润增长逾五...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新闻资讯]:伦铝先行下挫,后市不容乐...
Copyright @ 沈阳废品回收    电子邮件:
沈阳荣汇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电话:1325282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