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抛锚还是远航

http://www.huishouceo.com 2015年09月19日        

    造船工业已成为中国未来10年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性产业。无论从产业政策、企业发展战略与目标、资金支持等各方面看,国有大型造船厂都被钦定为核心主体,民营公司除非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有重大创新,否则参与机会不大,建议审慎

  行业变革压力:★★☆

  政策调整力度:★★☆

  创新空间:★★☆

  民营公司参与度:★★☆

  《创业家》关注度:★★☆

  造船业的冬天可能比金融危机更加漫长。权威数据显示,新船订单在急剧下降,2008 年 9—12 月,我国承接新船订单 319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65%。专家估计,现有产能可能过剩 1/3。估计,今年 1 月份新船成交 8.75 万载重吨,依旧处于地量状态。

  自2003年以来,随着中国重工业化进程加速和全球船舶产业转移,国内船舶制造工业进入黄金期。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其核心指导思想为: 2006 年到 2015 年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及时承接外国产业转移来提高市场竞争力⋯⋯预计到2015 年,中国造船年产量将达 2400 万载重吨,使中国成为世界造船业第一大国。

  由于生产条件限定,造船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我们认为,政府对造船业的重视体现了对东部沿海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展开布局。同时,由于造船业对钢铁、化工、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都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因此在未来 5〜10 年内,造船业或将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柱产业。

  但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加速了行业的优胜劣汰。由于新增订单锐减,融资贷款渠道收紧,船东毁约弃船的现象增加,中小民营企业将最先倒下。造船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能度过此次寒冬的,除了“南船” 、 “北船” 、中远等巨型企业外,只有少数拥有足够规模、技术实力和资本支持的民营企业,比如太平洋造船厂能够生存下来。

  当前,中国船舶工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于巩固和提升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们注意到,政府规划中格外重视自主研发高附加值船种。在《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求到 2010 年中国建造的散货船、油船市场占有率分别提升到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集装箱船市场占有率接近韩国,LNG 船市场占有率达 20%以上,成为高新技术船舶重要生产国。

  为此,在原国防科工委通过实施的“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中,建立起以政府主导的大力推进船型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使中国船舶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的策略。

船舶工业 潜力公司

Copyright @ 沈阳废品回收    电子邮件:
沈阳荣汇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电话:1325282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