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废钢市场三大变化
展望2014年废钢价格走势,受困于钢市的低迷运行环境,废钢价格走势难见好转,但大幅上涨概率较低,调整幅度或较2013年收窄,全年废钢价格走势或趋于平缓小幅波动。元旦过后,钢材市场并未迎来“新气象”,相反钢市跌声不断,我国废钢市场大有加速下跌之势。据数据统计,截至1月14日,全国废钢价格较月初跌幅50-120元/吨不等,其中华东地区下跌幅度尤为严重。受沙钢连续三次下调废钢收购价格,累计下调70元/吨,周边钢厂纷纷跟跌,市场跌势扩大。卓创资讯分析认为:年关废钢价格大跌,将会带来2014年三大市场改变。
废钢定价话语权向大宗钢厂集中
2013年国内废钢整体呈震荡下行态势,相关原料价格震荡下跌,钢市下游终端需求低迷。废钢市场需求不振,钢企操作量、操作能力大幅下降,全国重点企业废钢消耗量逐步下降。钢厂为确保盈利,继续加大力度打压原料价格成为大小钢厂的操作首选。上半年钢厂废钢采购价格大幅下挫,下跌幅度创历年新低,跌幅集中在200-550元/吨不等,江苏地区67%的钢厂跌幅在400元/吨以上。下半年调整幅度虽有放缓,江苏地区92%的钢厂调整幅度低于200元/吨,但钢厂仍占据主导地位。
废钢市场供应方逐渐失去定价话语权,废钢定价话语权向大宗钢厂集中。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月份江苏地区废钢价格基本延续弱稳,2013年12月份下旬,随着沙钢下调20元/吨废钢收购价格,江苏地区钢厂纷纷跟跌。在短短的20天内,沙钢四次下调出厂价格,累计下跌90元/吨,贸易商颇为被动,为保利益,元旦期间现送货小高峰,基本丧失话语权。
全国废钢看华东,华东废钢看江苏。随着江苏地区以沙钢、兴澄、南钢等废钢需求大户的华东废钢会议成立,废钢定价权已经向大宗钢厂倾斜;同时,唐山地区钢厂废钢调价步伐也基本一致。钢厂联盟也成为趋势,两大地区联盟的出现也预示着2014年废钢定价权更加向钢厂倾斜。
钢贸商“蓄水池”功能减弱
在钢市大环境低迷的情形下,产能过剩迫使钢厂精打细算,同时环保高压政策等的影响,也使得钢企举步维艰。传统意义的钢贸商也在发生着转变,贸易商的“蓄水池”功能大幅削减。
在1995年以前,国内钢铁资源总体供不应求,钢材市场可以说是卖方市场。1990年国内每月粗钢产量仅有500万吨左右,不及当前产量的十分之一,加之市场信息不对称,拿到现货就能获得相当稳定的利润。当时的钢材贸易商如果与钢厂关系良好就会轻松获利。
2008年成为转折点。当年国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钢材需求,钢铁行业的利润、效益扶摇直上,涌现出大量小钢厂和小钢贸商。随着新产能不断上马,钢材产量快速增长。2010年—2013年间,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开始加剧,行业利润被挤压。钢厂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钢厂开始压缩钢贸商的利润空间,钢贸商经营陷入困境。
鉴于2013年春节后废钢价格持续下滑,“冬储”废钢贸易商损失惨重,今年钢贸商显得尤为谨慎,尤其是在价格低迷、行业不景气情形下,贸易商废钢存储量并不多。在行业微利的时代,钢贸商不会积极囤货操作。
资金短缺不只是贸易商的痛已渗透到钢厂
受行业不景气及银行限贷影响,钢贸商的日子越来越难,多地涌现钢贸商跑路事件。由于钢铁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没有资金谁都玩不转,钢贸商作为前沿市场参与者,最先受到冲击,然而,随着钢贸商预付款的减少,钢厂方面也丧失了一个资金来源,钢厂资金压力也在逐步增加。
作为重产能过剩行业,政府审查严厉,银行放款也严格,据知,近日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改进规范投资项目核准行为加强协同监管的通知》,要求保留钢铁等过剩产业核准项目,严禁新增产能,并就缩小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做出监管要求。通知要求,对于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各相关部门不得为此类项目办理规划选址、土地(海域)供应、环评审批、节能评估审查等手续,金融机构不得提供贷款。
钢厂需要资金周转,这种严令金融机构不得向产能过剩行业提供贷款的规定影响颇大,钢企在以后几年将会持续受困于资金短缺的影响。
2014年废钢价格走势预测
展望2014年废钢价格走势,受困于钢市的低迷运行环境,废钢价格走势难见好转,但大幅上涨概率较低,调整幅度或较2013年收窄,全年废钢价格走势或趋于平缓小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