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逢高抛空
与去年4月份由黄金首先暴跌引起的情况类似,今年3月上旬,继担忧债务违约导致铁矿石暴跌后,沪铜破位下行,一周内暴跌近10%,创本轮熊市调整新低。近期沪铜价格盘整在45000元/吨左右,从宏观政策面、铜基本面、金融属性来看,笔者认为铜价调整还远没有到位,但短期大幅杀跌后可能略有反弹,中长期维持逢高抛空战略,金融泡沫还有待进一步消化。
从宏观政策面来看,中国去产能、降杠杆之旅才刚刚起步,政策意图仍维持去泡沫,特别是吸引大量资金流入的房地产领域风险尚未完全释放。尽管这一风险所导致的市场担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计入资产价格,但从实体领域表现来看,尚未完全计入。因为大规模的在建房屋仍将支撑大量的金属需求,本轮建筑高峰期有望在今年出现。
随着大量三四线城市迈入调整,地产投资开始下滑,一线城市地产投资接近饱和,且市场对地产长期看涨预期逆转导致的投资性房地产抛售进入市场,房地产投资回报吸引力下降,同时债务违约可能不断发生导致地产资产面临显著贬值风险。如果地产无法出清,中国经济调整不会完全。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大概处于这一阶段的早期,而资产价格处于这一阶段的中期。
从微观面来看,中国经济在去年7月份开始展开大概1个季度的短周期反弹后,开始重新回落,以螺纹钢、橡胶为代表的品种早已经步入下跌通道,如果不是来自融资铜需求的支撑,很难想象铜价会相对如此强劲,其间,铜和橡胶、螺纹钢等典型工业品的相对收益一度拉大至20个百分点。
去年四季度,一方面由于银行调整资产负债表导致利率水平大幅攀升;另一方面,套利资金涌入导致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这都给融资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得伦敦库存持续下降。随着中国消费趋弱,中国显性库存开始在今年1月份上升,同时升水开始明显下降,尽管在此期间海外的挤仓行为一度导致伦铜升水大幅攀升。这些因素都是短暂的,随着年后国内大宗商品开始新一轮的暴跌,支撑融资铜的环境开始趋于恶化,在国内首例债券违约这一“导火线”推动下,铜价下行风险终于爆发,铜价跌破了去年盘整大部分时间的价格下限区域,预示下行空间已经打开。近期海外库存已经开始上升,预计随着国内资金面告别极度宽松,沪铜将开始新一轮的去库存。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铜价可能在大幅抛售后企稳,但宏观政策面、流动性、地产风险将抑制价格上行空间,同时预计政府的干预政策会比较温和,主要发力方向在于民生投资(000416,股吧),对金属下游需求拉动有限,建议继续维持抛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