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燃煤工业锅炉效率的对策建议(2)
从工业锅炉销售去向分析,工业锅炉销售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石油化工、物资商业及房地产行业,并与各行业近年的发展和变化相关。
轻工纺织工业是工业锅炉较大的用户之一,据分析需求量约占工业锅炉总销售量的12%~16%。由于纺织工业实行压锭改造,新增工业锅炉的需求量不大,但维持原有能力的改造也有一定的市场。造纸工业、制糖工业都保持约5%~6%的增长率,合成洗涤剂生产也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所需锅炉产品也将有一定的变化,如制糖工业希望采用35~65蒸吨中压锅炉实行差压发电背压供汽;造纸工业需要黑液锅炉,采用25~75蒸吨中压热电联产机组;纺织工业所需蒸汽动力则向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发展。
石油化学工业需要多种工业锅炉,包括开工辅助锅炉、工艺废气余热锅炉、油田注气锅炉以及自备电站热电联产用锅炉,需求量约占市场份额的10%~12%。
城市建设和房地产的开发在近几年中得到迅猛的发展,对集中供热采暖锅炉的需求量猛增。据统计1998年热水锅炉在市场的销售量约占工业锅炉总销售量的40%,大容量热水锅炉(单机大于7MW)的销售比例不断增加,1988年为2.2%,1994年为12.8%,1997年为33.2%,1998年为33%。
由于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我国主要城市及风景旅游城市对使用燃煤锅炉有一定限制,逐步由燃油(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或对原有锅炉进行燃烧技术的改进,加强除尘净化技术的应用。近年来燃油(气)锅炉的市场需求上升,油(气)锅炉1997年约占总销售量(蒸吨数)的9%,1998年约占总销售量的12.2%,1999年占15%。市场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1988年占市场份额的4.6%,增加到1993年7.5%。
综合以上市场分析得出中国工业锅炉的年需求量在拭近几年内能维持在8~9万蒸吨,集中采暖用锅炉、热电联产锅炉仍将占较大的比例,保持在2.0~2.5万蒸吨。另外,轻工纺织为1.2~1.5万蒸吨,冶金工业为0.48~0.56万蒸吨,能源工业为0.8~1.2万蒸吨,建材、建筑业为0.6~0.9万蒸吨,食品加工业为0.5~0.8万吨,化学工业为0.56~0.84万蒸吨,交通运输业为0.43~0.50万蒸吨。
此外,今后十年工业锅炉的总需求量可达100万蒸吨以上,平均每年约10万蒸吨。需求结构也有较大的变化,较大容量和较高参数的工业锅炉产品比例将会增加,而小容量锅炉将进一步采用燃油(气)锅炉或常压热水锅炉。其构成估计如下:≤1t/h锅炉占4%~5%,4,000~5,000蒸吨;2~6t/h锅炉占55%~60%,55000~60,000蒸砘,≥10t/h锅炉占35%~41%,35,000~41,000蒸吨。
3、提高中国燃煤工业锅炉的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
到2010年中国工业锅炉装机容量在77万台176万蒸吨,其中70%为燃煤锅炉,约为120万蒸吨,燃煤量和排放的CO2气体和现在相当。如果将中国燃煤工业锅炉运行效率水平提高到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从60%~65%提高80%),则每年可节约7,000万吨煤。因此必须用先进技术改造在用的工业锅炉和制造新的高效工业锅炉占领市场,其节能、环保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提高中国工业锅炉效率存在的障碍是:
(1)中国工业锅炉的燃料多为原煤,原煤 中粒径小于3mm的继煤占很大比例,达40%~65%。加之炉排制造质量差,导致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一般达到10%~27%,比中国标准推荐值高8%~12%。英国的设计值要求为3%~5%,仅此一项热损失就比国外高5~10个百分点。
(2)中国工业锅炉的技术研究及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力量严重不足。一方面大多数企业都是购置图纸进行仿制。另一方面,国外先进国家的一些大的国际公司,只对大型电站锅炉有深厚的兴趣。而目前继续生产燃煤工业锅炉的国外公司多数是小公司,他们本身设计开发力量不很强,而且不愿承担效益风险,不太愿意进入中国。
(3)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国家修订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对工业锅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对于实现这些目标,执法力度还不够,同时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4)锅炉制造厂家数量过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国年生产能力约为15万蒸吨,市场需求大约为8万蒸吨,导致整个行业竞争加剧,竞相压价,好产品扩展市场困难。企业生产规模小,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还处于初级阶段。经济效益差,无力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结果是上市的产品仍然沿用过去的老炉型,效率低下。
(5)锅炉运行管理水平低,司炉在锅炉的安全、清洁、节能操作技术等方面的素质比较差。此外,大部分燃煤工业锅炉用户没有配套使用自控装置。
要克服以上障碍,建议采用以下措施:
(1)通过宣传、教育、处罚等手段,大力加强国民包括企业的节能意识。使国民认到工业锅炉节能提效对于减轻污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使节约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2)加强对工业锅炉有关的能源法规、标准的制订、修订和执行力度。近年来国家修订、颁布了一些与工业锅炉有关的法规、标准,如“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等,对燃煤工业锅炉的效率、污染物排放都有明确的数值要求。必须加强对在用锅炉的监督,达不到标准效率和污染物排放超过限值的工业锅炉,不许运行或给予严厉罚款。
(3)要使中国燃煤工业锅炉的运行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0%以上),必须改变燃用原煤的现状。煤炭预处理对于燃煤工业锅炉,特别是层燃炉的提效减排十分重要。建议组织专家对中国工业锅炉用煤的预处理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同时吸取国内外的技术及管理经验,设计出工业锅炉用煤的生产、预处理、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经济方便的程序,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争取得到资助,建示范点进行实际示范,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
(4)用适用的先进技术对在用工业锅炉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中国目前有一些新的工业锅炉燃烧技术如:分层燃烧、二次风、炉拱技术等,由于资金短缺、信息资料不全、技术成熟性等原因,影响了这些技术的推广。建议组织有关专家对现有的新燃烧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详细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经济效益等,并提出对新技术进一步完善的方案以及对不同炉型技术改造的建议,对在用锅炉进行卓有成效的推广。
(5)加强对工业锅炉制造企业的先进工业锅炉产品设计方法及制造工艺的推广,提高锅炉产品质量,使进入市场的燃煤工业锅炉的效率和污染排放都符合标准。同时要规范工业锅炉市场的招、投标制度、价格过低、高污染排放的燃煤锅炉不得进入市场。鉴于工业锅炉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制造企业不要再对普通燃煤工业锅炉新增生产能力进行投资,而应在新技术开发、产品结构调整上多投入。
(6)严格培训锅炉房管理人员和司炉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
(7)提高工业锅炉产品的控制、检测水平,按不同容量和用户要求配置不同等级的控制装置、仪表,并对锅炉的重要技术性能(如效率、排尘等)进行现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