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应对金融危机十条规划着力开辟国内市场
; ">
2008年落实扩大内需的十条措施
包括钢铁业、汽车业在内的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
九大产业均属制造业或工业范畴,另一个是房地产业(建筑业)
煤炭港口
振兴重点产业,是扭转制造业颓势,促进工业生产增长,从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力杠杆,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已经或正在逐步一一推出。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两大规划:一是扩大内需的十条规划,将2008年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十条措施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二是制定十个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钢铁业和汽车业的规划已经制定出来,其他规划正在加紧制定。这十个重点产业中的九个属于制造业或工业范畴,另外一个是房地产业,属于建筑业。
旨在应对经济下滑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低迷。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工业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2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08年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远低于上月的8.2%,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比6月份下滑了10%以上,创1990年以来新低。工业生产增速大幅度下降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实现工业现代化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当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时,工业增长速度一般必须保持在15%以上。但从2008年10月开始,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下降到两位数以下,这反映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已明显放缓。11月份经济数据不容乐观。11月进出口双下降,特别是出口从10月份的增长19.2%,转为下降2.2%;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增幅大幅跳水,仅增长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环比下降0.8%,涨幅创22个月新低;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3.1%。这些经济数据表明国内经济形势比较严峻。
受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我国原材料市场价格也出现大幅度波动。在2008年一年间,从暴涨转为暴跌。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大幅度波动,许多工业企业始料不及,损失惨重。
以钢铁业为例。几年来,全球钢铁产品消耗量的上涨速度一直远快于GDP的增长速度,我国部分钢铁企业在2007年底到2008年初铁矿石价格疯涨时期,购进了大量高价矿石。随着2008年第三季度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钢材需求下降、中国钢材出口受阻,国内房地产业市场低迷,家电业企业设备开工率下降30%,汽车行业开工率仅60%,国内钢铁需求明显减弱。2008年一年间钢材价格大幅度波动,上半年持续走高,从2008年7月份开始回落,8-9月,部分钢材品种价格出现暴跌,10月探底,钢铁产品价格下跌30%~40%,钢铁业主要产品价格已跌到1994年的水平。目前部分钢铁厂库存的高价铁矿石要消化到2009年3月左右。急需消化的高价原料和低价产品的囤积使得钢铁企业面对双重的困境。
从2008年9月份以来,钢铁企业减产、停产、裁员等事件不断,10月以来钢铁业面临企业大面积减产、全行业出现亏损、库存大量增加、成本与价格倒挂等多方面的困难。陷入如此困境的,并不止钢铁业,类似情况也出现在船舶、纺织、有色金属等重要工业行业。在多个重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增速大幅度下降,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振兴规划意义重大
2008年11月初,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在启动1000亿中央投资后,针对企业困难和工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解决重点行业企业困难,确定组织有关部门加紧制定并适时出台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振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