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钢在经济危机中实现了巨变
据了解,在来势迅猛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让中国的钢铁业遭受了惊涛骇浪的冲击。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在危机的全面“体检”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市场竞争的强者。唐钢,作为一个有着66年历史的老企业,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科学发展的春天里,生机勃勃,重焕青春风采,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钢铁企业的科学发展之路。
唐钢通过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厂区绿化覆盖率翻了一番,达到42.40%,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和烟尘的排放量分别下降了一半。在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较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唐钢仍然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职工工资增长25%……
生态唐钢塑造钢企新形象
“谁说钢铁企业就是浓烟滚滚、傻大黑粗?钢铁企业同样可以成为花园式工厂,做到环境精美。”不仅仅是唐钢职工的理念在不断更新,纷纷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的国内外宾客,对唐钢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翻天覆地的环境变化大为赞赏,绿色唐钢、生态唐钢是对钢铁企业高污染、高耗能等传统认识的颠覆。
河北钢铁集团组建之初,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义芳带队到先进企业学习考察,提出要把集团建设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钢铁企业的宏伟目标,标志就是“管理一流、队伍一流、产品一流、环境一流”。谈起2008年8月份开始的大规模厂区综合治理工程,唐钢总经理于勇一语中的:“公司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就是要造福唐钢职工和唐山市老百姓,将企业的发展融入城市生态建设和打造老百姓幸福之都的具体工作之中”。
作为有着66年历史的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唐钢因环境压力而面临搬迁的命运。在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的过程中,唐钢公司领导认为,打造生态唐钢,既是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实现社企融合的需要,同时,又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还是关心和爱护职工、提升职工幸福感的需要。
理念的创新,必然带来发展的质的飞跃。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以建设三个花园为重点的厂容治理总体规划迅速出台:唐钢先后拆除了3座400立方米级高炉、三台60米。
烧结机、五座白灰窑、一座电炉、三条轧钢生产线等五大主体厂房及落后生产线;拆除了有碍新规划及影响观瞻的冷轧厂办公楼、二钢轧厂钢区办公楼、保卫部办公楼等建筑楼体18栋等。总共拆除建筑物面积33万平方米,腾出空地50万平方米,占唐钢厂区总面积的1/5,这些空地全部植绿变美。
唐钢原三轧钢厂和电炉炼钢厂的职工,对在此拆除区域上建立起的“钢铁花园”有着别样的情怀。水系生态园,地处拆除3座高炉的炼铁南区区域,是在拆除后空出的202亩空地上筹建的,该项目采用冶金行业最先进的水处理手段建设的水处理中心,可进一步提高水处理能力,关停全部深井水。规划中的“文化主题生态园”是唐钢建设的第三个企业花园,地处唐钢与原唐山市自行车厂置换后的建陶区域,占地约400亩。这个区域建成后,将成为唐山市东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与此同时,唐钢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节能减排工作再次提速,投资建设华北最大的水循环治理工程,对炼铁、炼钢系统脱硫、除尘进行强力改造,彻底根治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并加大环保的管理力度,提出“宁可牺牲产量和效益也不能牺牲环境”,大气污染指数达到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如今,唐钢的厂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管网入地,料场入地,物流整洁有序,空气质量优于唐山市中心区。
科技唐钢提升发展核心力
对于一个生产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唐钢总经理于勇认为,这次市场危机之后,留给钢铁企业的是新一轮的技术的竞争。世界经济可能复苏,但国内钢铁行业新一轮残酷竞争才刚刚开始。唐钢的真正优势是在装备上,在现有的技术力量和员工素质上。在产品的档次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在产品多盈利上、在市场占有率上多下功夫。
为此,唐钢积极推进自主创新,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措施,开展工作,努力使之成为唐钢科学发展的有力支点。
在推进产学研协作创新工作中,唐钢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积极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先后与钢研总院、北科大等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北科大等院校合作进行的《低压余热蒸汽发电和钢渣改性气淬处理技术及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并获得国家2396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唐钢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优势,在原有博士后工作站基础上,建立了特邀院士工作站,大力开展前沿应用性技术研究,为唐钢加快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
在推进企业全员创新工作中,唐钢首先从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抓起,努力建设业务精熟、技术精湛、梯次合理的技术及管理人才队伍。目前,唐钢已拥有三、四级专家96名,专业带头人247名,工人操作技能专家42名。在此基础上,唐钢以重大技术课题首席专家负责制、重点技术攻关课题承包制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全员创新活动。去年以来,唐钢各单位共组织科研小组195个,完成攻关课题38个,取得专利47项,完成技术开发及科研成果65个。
如何在危机中抓牢契机?唐钢提出转变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用钢铁般意志打造精品唐钢。唐钢抓住超薄热带生产线的技术和装备优势,大力实施减薄技术攻关,3.0mm以下薄规格产品产量达到了热轧薄板总产量的85%,仅此一项,全年可多创效益3亿多元。今年前8月,在市场需求持续下降、合同量不足的情况下,唐钢共生产销售热板、冷板、长材品种钢及高附加值精品钢材184万吨。产品调整让唐钢从市场上多拿回了2亿多元的效益。
“我们要发挥装备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的民营企业实行错位竞争,打造精品唐钢,这才是唐钢这样的国企走的路。”于勇如是说。
效益唐钢精细管理辟新境
金融危机袭来时,于勇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我们不能左右市场,但可以左右自己的工作”的要求,“靠过硬内功,成为这次市场危机的最大赢家,用钢铁般的意志打造精品唐钢”的铿锵声音响彻十里钢城。4万名唐钢职工在困境中与企业同舟共济,表现了强大的凝聚力。今年以来,唐钢制定了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等工作重点。
于勇介绍,“今年唐钢在生产挖潜9.8亿元的基础上,加大了管理挖潜力度。利用好这次难得的市场机会,把好多过去解决难度比较大的问题解决掉。目前已初见成效。”今年以来,唐钢提升创新理念,高标准推进精细化管理,全力实现生产过程经济运行。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全面提升,高炉利用系数、喷煤比、钢铁料消耗、轧钢成材率一举跃入行业前列,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5项主要指标跻身国内先进水平,高炉利用系数等指标达到了行业一流水平。经营管理亮点纷呈,各项措施扎实落实,降低库存占用20多亿元;铁路发货量增加200%,年增效6000万元;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售价超亿元;前8个月,完成两轮挖潜增效额总计达19.35亿元……在市场最困难的时期,唐钢成为各项经济指标提升最快、工作进步幅度最大、企业凝聚力最强的时期。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多数企业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唐钢实现盈利4.78亿元。
管理机构与管理职责的明确,使每个部门、每名职工都围绕着指标“转”起来。今年上半年,唐钢在全面完成历史上最大规模检修的情况下,累计发生维修费用较去年同期降低3.8亿元。
唐钢通过厂区环境综合治理,清退了157家驻厂施工队,实行了科学规范的门禁制度,从今年1月1日起,多年将自行车停放在操作室的二钢轧厂王师傅,按规定将自行车存放到二钢服务区停车场,然后刷卡入厂,并从服务区更换工作服后乘厂内通勤车到岗位。和王师傅一样,唐钢主厂区1.9万名职工的代步工具全部停入停车场,不再进入厂区。让厂区的氛围和工人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门禁制度执行前,唐钢厂区内各种运输车、乘坐车、小拖拉机等车辆平均每天达2800辆。治理后,平均每天只有400辆运输及公务乘坐车辆。而非常重要的是,门禁制度执行前,唐钢每年因被盗损失惊人,现在,不仅改善了厂区秩序,还堵住了物资流失的漏洞。
“唐钢越来越像花园工厂了!都有年轻人想到我们厂区来拍婚纱照啦!”王师傅的最大感受是职工的自豪感和幸福指数增强了。唐钢在拆违拆迁旧址规划建设了四个服务区、五个停车场,职工就餐、更衣、洗浴、洗衣、停车等实现了集中规范管理。职工工作服每天都有专人清洗烘干。洗浴、就餐等环境堪称一流,厂内巴士循环接送职工上下班。“最近,公司投入6000多万元对职工医院环境彻底整治,引进了当今最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服务职工的健康,我们别提多高兴了!”
6月19日,温家宝总理亲临唐钢考察,对唐钢强化内部管理牞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有力应对市场挑战牞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唐钢有精良的装备牞关键的技术牞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6月17日,王兆国副委员长到唐钢考察,称赞唐钢是花园式工厂,环境一流、管理有方、职工幸福。
省委书记张云川陪同温总理考察时,同样高度赞赏唐钢在短短8个多月的时间里实现的“大变样”。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这样评价:“唐钢的巨变成效显著,经验宝贵。确实在应对危机中发现了契机。唐钢无疑用自己的实践成为从逆境中开辟新境的绝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