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污水变中水再派大用场

http://www.huishouceo.com 2015年09月19日        

上海理工大学有一幢18层的教授公寓,里头住着108户人家。特别的是,这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并不直接排入下水道,而是被一个专门的处理装置“吞”下了肚,经过一番“洗涤”后变身为“中水”,校园绿化浇灌、景观水系的更新都能派上用场。


经上海理工大学攻关,科研人员借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实现了将污水“变废为宝”。

自来水“大材小用”

据调查统计,上海每年用于清洁道路、绿化灌溉、冲洗汽车、冲洗厕所、景观等的自来水达1000万吨之多。“这些用水完全可用污水处理后产生的中水(水质介于自来水与污水之间的水)替代!”上海理工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张道方博士告诉记者,在许多场合,自来水其实是“大材小用”。

“我们要建设节约型都市,污水回用率也是一项重要的节水指标。”张院长指出。国际上许多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城市第二水源”——中水。在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小区内的中水回用率都达到了80%左右,其中严重缺水的以色列,回用率接近100%。

2002年和2003年,市科委分别将“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及“生态办公楼雨污水处理回用与示范”立项为重大科技项目,由张道方博士领衔的这两个项目均已完成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特殊菌种专吃污物

张道方博士告诉记者,他采用的是污水处理回用新技术——间歇/循环活性污泥技术(ICAST)。即对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培养,从中产生特殊微生物菌种,专“吃”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OD、BOD和NH3-N等污染物,从而使污水变干净。

除了上海理工大学的教授公寓外,闵行区的一幢生态示范楼也尝到了废水回用的甜头。楼里安上了雨污水处理装置,每天能处理50吨废水,不仅解决了楼内厕所冲洗问题,还能浇灌8个屋顶花园呢。据了解,若污水处理回用量达到150吨(相当于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居住小区),每吨中水的成本少于1元人民币。



[上一个新闻资讯]:上海力推“非上市公司股权...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新闻资讯]:上海垃圾转移江苏倾倒 背...
Copyright @ 沈阳废品回收    电子邮件:
沈阳荣汇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电话:1325282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