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上半年市场形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报告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中国市场形势动态分析”课题组
中国经济时报消息:
粮食市场:粮价仍将小幅上涨,行政不必过多干预
1、上半年粮食价格总体上涨势强劲
2004年上半年各月粮食价格同比分别增长14.5%、17.5%、30.0%、33.9%、32.3%和32.0%。
与去年12月份相比,6月份粮食价格总水平上涨16.9%,其中籼稻、粳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分
别上涨30.9%、10.2%、14.9%、13.9%和20.0%。从粮食价格月度环比涨幅来看,1-4月持续升
高,各月分别上涨1.3%、2.6%、10.4%和3.0%。受夏粮和早稻增产以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自5
月份以来,粮食价格出现回落态势。5月和6月粮食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5%和0.6%。
2、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半年粮食价格将呈现小幅上涨趋势
今年以来,在中央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的拉动
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呈现“恢复性”增加。如果下半年不发生太大自
然灾害,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到9100亿斤,届时粮食供求关系将有所缓解。但是全年粮食产需
尚未实现平衡,如果按照9600亿斤的粮食需求量计算,全年粮食产需仍有500亿斤左右的缺
口,只有靠库存和进口来弥补。由于我国粮食已经连续5年产不足需,目前粮食总库存已经降
至历史高位的一半左右。从国际粮食市场来看,预计今年全球粮食库存将进一步减少,国际粮
食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通过进口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和调控国内粮食价格的空间有限。
加之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的矛盾,以及国家实行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全国范围内治
理公路超载超限活动和铁路运力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预计下半年粮食价格在前期回落的基
础上将保持小幅上升趋势。
3、粮食价格上涨仍属于恢复性上涨,总体上利大于弊,国家对粮食价格不需要过多干预
如果以1993年的粮食平均价格为100计算,1996年粮食价格为219.6,2004年4月为199.6,
2004年6月降为197.42。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食品消费占居民生活消费支
出的比重越来越小,粮食价格上涨对大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影响不大。对于粮价上涨对城镇低
收入群体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应主要通过增加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解决。考虑到粮食价格上涨有
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目前国家对粮食价格不需要进行过多干预。
4、今后政策重点仍应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提高粮食产量为主,关键是巩固和完善当
前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构建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一是巩固和完善“三补一减”政策,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相结
合。二是完善粮食价格保护制度,防止粮食市场化改革出现逆转。三是督促粮食主产区和主销
区建立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四是完善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机制,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供
给能力。
能源市场:生产快速增长,供给依然偏紧
1、上半年能源生产保持快速增长,能源价格涨幅较大
上半年能源生产总量达到73634.73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增长12.5%,原煤、汽油、柴
油、发电量等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9%、13.2%、22.1%、15.8%。上半年各月煤油
电同比和环比价格指数均保持正增长,同比价格指数已经连续24个月保持正增长,而环比价格
指数的正增长时间也已持续12个月。与2003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原煤、原油、汽油、柴油、煤
油的出厂价格分别上涨12.9%、6.4%、3.6%、8.5%、8.7%。
2、能源市场的突出矛盾在于电力供应紧张,运力不足
上半年共有24个省级电网出现拉限电现象,仅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就累计拉限电75.70万条
次,损失电量194.53亿千瓦时。其中,江苏、浙江等地缺电尤为严重。
当前运力不足矛盾十分突出,6月份铁路请求车满足率只有35%左右。运力不足造成实际运
价上涨,煤炭终端用户价格大幅度上升。
3、宏观调控对能源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降低煤炭出口退税率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国内市场供应。煤电价格关系的逐步理顺将增强电
煤供应的稳定性。电力、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为供给能力的快速增加提供了保
证。预计2004年、2005年新增电力装机能力将分别达到4000万千瓦和5000万千瓦左右。而随着
电网建设的加快,实际可利用装机能力可能会更大一些。从需求方面看,钢铁、水泥、电解铝
等高耗能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明显回落,这些产业发展速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望进
一步放缓。总体来看,未来能源供给快速增加,需求增速相对减缓的迹象初步显现。
4、下半年电力供求依然紧张,煤炭、石油供求基本平衡
未来一段时期能源供求的突出矛盾仍将是电力供求紧张,其中7、8月份将是电力供求最紧
张的时期,9月份之后供求状况将有所好转。下半年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煤炭价格将在高位趋
稳。考虑到煤炭市场价格从2003年下半年逐步走高的因素,预计下半年煤炭价格同比涨幅将比
上半年有所回落。下半年石油市场总体会保持供求平衡,价格仍可能大幅波动。
5、稳定现有宏观调控政策,做好能源供需管理,解决能源发展的深层矛盾
短期内电力供求紧张状况加剧主要是受气候因素影响,而生产领域的扩张速度在放缓。因
此,不宜因电力供求紧张状况在短期内的进一步加剧出台新的宏观调控政策,而应继续稳定现
有宏观调控政策。对因气候因素造成的电力供求矛盾加剧宜通过统筹协调煤电运各部门的关
系,强化能源需求侧管理的办法来积极应对。从能源市场长远发展角度考虑,要建立合理的能
源价格体系,主动应对国际油价变化的冲击,抓紧解决运输瓶颈问题。
钢材市场:行业发展趋于理性,市场运行以稳为主
1、二季度以来,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著,钢材产量增幅回落,价格大幅度下降后趋于平
稳
钢材产量同比增幅1-2月份达到最高,为31.7%,此后各月同比增幅分别降至29.5%、
28.0%、24.3%、23.2%。钢材品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板带比呈下降趋势,表明钢筋、线材
和盘条的增长幅度仍然高于板材和带材的增长幅度。
钢材价格经过大幅度波动后,目前处于相对平稳状态。钢材价格在4月上旬达到最高,为
5021元/ 吨,此后开始大幅度下降到5月下旬的4491元/吨,降幅为10.6%,而后又恢复性上涨
到6月上旬的4600元/吨。在所有钢材品种中,钢筋和盘条下降幅度最大,盘条和钢筋的价格在
3月上旬分别为4082元/吨和4210元/吨,到5下旬,盘条和钢筋的价格下降到2809元/吨、2970
元/吨,下降幅度分别达31.2%、29.5%。
宏观政策对钢材市场的重要影响在于改变了市场主体的需求预期和价格预期,促使各市场
主体回归理性。
2、下半年钢材市场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存在矛盾,价格以稳为主
预计下半年钢材产量将达到1.45亿吨,钢材市场供求总量平衡,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板材和带材紧缺的局面将依然延续,板材将有1000多万吨的缺口,而钢筋和盘条等建筑用材仍
然会供过于求。
预计下半年国内钢材价格将在现有价位上平稳运行,但价格走势差异依然存在,板材、带
材价格将有所上涨,建筑钢材价格会略有下降。由于钢材市场中的投机因素尚未完全消除,仍
需警惕投机行为导致钢材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
3、完善社会规制政策,增强政府服务,促进钢材市场健康发展
要在稳定现有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规制政策,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
基础作用,既要为钢铁行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又要有效防止低水平、负外
部性突出的钢铁项目的投资建设。针对市场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采
集和信息服务优势,降低各市场主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防止钢材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