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损险业因价格战导致巨额亏损
-
“由于车险打价格战,北京仅去年车损险全行业就亏损了约7亿(未经审计)。”昨天,北京市保监局局长助理刘跃林在北京保险行业建立车险理赔时效测评公布制度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价格战导致保险公司两败俱伤,保险公司赔钱多自然导致理赔难。”
管理措施
推测评制制约价格战
昨天,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北京23家保险公司2008年全年车险理赔的测评。结果显示,23家保险公司车险理赔结案周期平均为34天,与2007年相比,2008年全年行业车险平均结案时间缩短了13.4天。其中,结案周期最短的保险公司是永安保险北京分公司,结案周期最长的保险公司则是太平保险北京分公司,为51.5天。
车险结案率平均为81.77%,上升了12.07%。结案率最高的保险公司为大地保险北京分公司,为87.61%,最低的为长安保险北京分公司,为59.6%。
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方萍表示,每个结案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但绝不是惟一的指标。因为每个理赔案件结案时间的长短,不仅仅取决于保险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出险车主的配合、修理厂的修理进度和受委托的代理人工作效率有关。
北京市保监局局长助理刘跃林昨天透露,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出这一测评结果,今后将每半年公布一次。他表示,保险理赔结案周期和结案率反映了公司的服务水平。
对于为何要公开这一测评结果,刘跃林透露,今后,财产保险公司要进入“精耕细作的时代”,从以前的费率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扭转以往价格战的竞争态势。他说,原来由于价格战等因素导致承保亏损,亏损的结果就是没有钱理赔,所以,保险公司要从服务竞争出发,从理赔服务出发。
业内观点
行业亏损是管理者失职
价格战导致车险市场盈利能力下降,已是行业内众人皆知的秘密。昨天,北京保险行业协会会长王德地透露,三年前,他在外省市调研时发现,一台车的车险盈利仅有8分钱。同时还是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的王德地透露,目前人保财险一台车车险盈利肯定高于3年前的8分钱,至于是多少,他不肯透露。王德地表示,人保财险在北京地区的车险是盈利的。
尽管行业老大人保财险表示该公司车险是盈利,但全行业的亏损仍是保险市场的隐忧。根据北京市保监局局长助理刘跃林昨天透露的数据,北京仅车损险一项承保亏损就达到约7亿元(未经审计)。
对于如何实现车险承保盈利,王德地昨天表示,车险经营亏损,最直接原因就是管理不到位,这其实是管理者的失职。王德地表示,首先要将承保到理赔环节科学化、制度化,把住入口关。目前,一些保险公司在车主投保之初就将车定价提高,明明15万元的车,却将保费定到20万元的档次,这样就加大了赔付的压力。其次,要在理赔中公开透明。比如,理赔涉及的零部件均要告知车主。三是要合理赔付。目前保险公司在理赔中存在报一个进口配件的价格,实际上给车上的是一个复制品,业务员或者修理厂从中赚取差价。
除了上述做法外,王德地认为,保险公司还要提高理赔人员的素质,组织上岗考试,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做到理赔人员了解汽车零部件的价格,加强与中介代理公司的沟通交流。
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