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棉花播种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2)

http://www.huishouceo.com 2015年09月19日        

棉花播种机械发展趋势

  1.高密度膜上点播机
  棉花高密度栽培,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明显,近两年已在新疆兵团各植棉师局、植棉团场形成共识。膜上点播机目前实现高密度主要是从缩小株距和行距的方面入手。下面对几种常见高密度霜培株行距配置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1)小3膜12行 采用115~120cm幅宽地膜,膜内行距为(20+40+20)cm配置,幅间接行60cm,平均行距35cm。该配置容易达到棉花高密度栽培对穴数的要求,当采用11.5cm株距时,1hm2理论穴数即达249750穴;采用10cm株距时,1hm2理论穴数可达285750穴。目前新疆兵团各师局实现高密度栽培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加穴播器的鸭嘴数量,缩小膜上打孔穴播棉花的株距,有些株距已缩小到8.5cm。但随着穴播器鸭嘴数量的增加,播种深度就要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出现膜孔打不透的现象。小3膜12行配置完全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它是依靠缩小行距而不是缩小株距的办法实现高密度栽培的。小3膜12行配置拖拉机进地作业容易,同时可逐步和机采棉(66+10)cm的行距统一。小3膜12行这种株行距配置模式已在新疆兵团农8师推广。
  
(2)3膜12行 采用145cm幅宽地膜,膜内行距为(28+50+28)cm配置,幅间接行60cm,平均行距41.5cm。这是自宽膜植棉形式推广以来一直采用的株行距配置模式,也是兵团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株行距配置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田管阶段拖拉机进地作业容易,但要把1hm2理论穴数提高到255000株以上,必须采用15穴或16穴穴播器。随着穴播器鸭嘴数量的增加,播深困难,必须通过加大穴播器自身质量的办法来解决。在整地时松土层一般应达到4~5cm,否则即使增加了穴播器的质量,在坚实的土壤条件下也无法保证播深合格。
  
(3)3膜18行 采用150cm幅宽地膜,膜内行距为(18+18+48+18+18)cm配置,幅间接行60cm,平均行距30cm。这种模式采用11.5cm株距,1hm2理论穴数也达到289500穴,很容易达到高密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田管阶段中间一行在棉花生长后期容易发生脱肥,同时,在化控、打顶整技方面要求较严格。如果管理得当,3膜18行增产潜力也是十分明显的,该模式适合土地肥力中等以下的土壤。
  
(4)2膜16行 采用230cm地膜,膜内行距为(20+40+20+40+20+40+20)cm配置,幅间接行65cm,平均行距33.1cm。超宽膜栽培,2膜16行适合常年积温相对较低的棉区,采用11.5cm株距,理论保苗株数达到267750株/hm2。2膜16行,拖拉机进地作业困难,但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可实现施肥、化控、病虫受防治方面依靠人工或小型拖拉机解决。

2.滴灌型膜上点播机
  滴灌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溉技术,以其明显的节水功能和容易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而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精准灌溉技术,滴灌引入新疆后又与作物薄膜覆盖栽培技术相结合发展成为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因水产比、肥产比高,容易实现作物一播全苗,增产效果明显,且田间作业程序减少,土地利用率高,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目前已成为新疆大力推广的灌溉新技术。新疆兵团2001年膜下滴灌面积已达3.33万hm2,2005年将达16.67万hm2。目前所使用的滴灌型膜上点播机大都是在传统的膜上点播机上加设铺管装置改装而成。滴管配置主要为一膜两管,即用145cm的地膜,膜内行距为(28+50+28)cm,滴灌管从28cm行中通过,这种布置的主要缺点是用管量大,成本偏高。通过的地膜,膜内行距为(20+40+20)cm,滴灌管从40cm行距中间通过,这种行距配置较前种方式节省滴灌管用量40%,棉花的产量与前种方式相当。因此滴灌型膜上点播机将是今后棉花播种机的发展方向之一。
  
3.精密播种膜上点播机
  发展精密播种膜上点播思想内容是新疆兵团实施精细农业的一项关键技术,精密播种与常规播种相比省种80%,同时大大提高了播种的均匀度,这使广大农户使用优良品种成为可能,并节省了大量的间苗用工。长期以来兵团农机战线的机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一直在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对此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春季风大,降雨少,为了保证棉花出苗,有70%~80%的植棉面积都是抢墒播种,但这样也不能保证出苗,造成棉花减产。在新疆各植棉团场有这样一句话“有钱买种,无钱买苗”,因此各农户为了保证出苗率,将下种量超出保苗株数的3~4倍,棉花精密点播被认为是根本行不通的。随着近两年来节水农业的大力发展,棉花膜下滴灌面积越来越大,各种农艺措施也紧紧跟上,其中“干播湿出”这一农艺措施被广泛认可。在种子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出苗率达98%以上,这样就为棉花精量点播带来了希望,目前各地都在积极试验。
  
4.机采棉膜上点播机
  实施机采棉是促进新疆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国营农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机采棉项目自1996年在新疆兵团实施以来,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对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全兵团已有1、2、3、6、7、8等6个师的9个国营农场进行机采棉试验。机采棉种植近5000hm2。“十五”期间兵团计划大力推广棉花的机械采收,每年以递增3万hm2的速度发展。机采棉的发展除了应有采棉机外,与机采棉农艺配套的棉播机是发展机采棉的前提条件,因此机采棉播种机是今后棉花播种机的发展方向之一。

为适应采棉机等行距结构和新疆“矮、密、旱”植棉特点,不影响棉花产量,在过去几年的机采棉试验中,探索出(68+8)cm和(66+10)cm行距的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与过去(30+60)cm种植模式在产量上接近,同时它又能适应采棉机76cm等行距的要求,因此(66+10)cm的种植模式被定为今后主要的推广种植模式。
  
在采棉机的选型上,近几年新疆兵团相继引进了美国迪尔公司生产的990型、9965型、9970型3种采棉机,引进凯斯公司2155型和2555型两种采棉机,它们分别是4行、5行和6行机,在试验对比中各有特点,但5行机的特点又较突出,特别是其作业效率和通过性较好。目前5行机作为推荐的首选机型,与其配套的机采棉播种机为5膜20行机。
  
总之,今后发展的棉花播种机都不可能是一种形式的播种机,而是根据需要将不同的技术组装配套,能满足高密度、机采棉配置、滴灌型、精密播种膜上点播机需求的播种机将是今后农户的首选机型。

[上一个新闻资讯]:新疆采研院调节阀等获国家...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新闻资讯]:新疆兵团棉花播种机械现状...
Copyright @ 沈阳废品回收    电子邮件:
沈阳荣汇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电话:1325282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