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称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现国退民进
摩根大通8月30日发布研报称,中国政府旨在抑制房地产价格过高与地方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措施发挥了效应,近几月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步减缓,而民营企业今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反而强劲增长。
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从逾30%下调至22.3%。
摩根大通指出,对于产能过剩、无效支出及银行业资产质量下降的担忧,使得中国监管部门加紧了对信贷的控制,尤其是在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方面,因此,来自国内银行贷款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量大幅下降。
数据显示,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几月来也显著放缓,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6%,7月份的增幅只有8.5%。
研报指出,相比之下,民营企业今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却呈现出强劲增长,特别是民企对出口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主要支撑。另外,房地产行业的民企投资上半年也超预期地加速。
但摩根大通表示,民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对中国所公布的GDP数据增长影响有限。研报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地转让费上升的缘故,由于未能带来附加价值,这部分增加额并未计入GDP数据中。
摩根大通还预计,中国政府方面还将加大房地产项目的建设,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